围观者多破局者少 海水淡化市场“火候未到”?

2017-08-07

作为现有水资源的有力补充措施,海水淡化值得一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水资源总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海水利用,正成为各地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不难看出,多重因素的叠加,催涨起了当下市场对海水淡化前景的高预期。然而,一直以来,海水淡化市场总是围观者多,破局者少。虽然从去年开始,包括巴安水务、天壕环境、碧水源等在内的多家企业一度加码海水淡化业务,但是海水淡化市场从未像预期的那样火爆,依旧风平浪静,甚至多少还有点尴尬。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面对行业痛点,插手海淡市场的企业又将如何破局?所谓政策利好要说起海水淡化相关政策,还应该追溯到十二年前。2005年,国家正式发布了指导海淡行业发展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由此,确定了海水利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直到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海水淡化领域的第一份重要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这份文件明确提出,开发利用海水是解决我国沿海、海岛乃至内陆近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随之而来的行业分析、预测中,海水淡化产业都一直被视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更是环保产业的新风口,似乎一片欣欣向荣。每当提到我国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状况时,多数人会用上“政策利好”、“政策大力支持”等字眼,但事实确实是这样吗?2012年的《意见》中,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到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0万-260万吨/日,即达到当年规模的3倍。然而,随后几年里,海水淡化工程的发展数据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据国家海洋局披露,至2015年,中国海水淡化工程处理能力仅为102.7万吨/日,三年仅增长了38%。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海水淡化产业仍存在海水利用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协调协作机制尚不健全,淡化装置产能闲置以及城市缺水并存等多重问题。反思这些政策本身,我们能发现,政策确实看上去“利好”。多年来,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出台能够保证执行落地的细节文字,并且针对海水淡化领域的全国性法规或政策也少有出台,远未有像其它环保领域那样,一份接一份重磅政策颁布的盛况。直到2016年底,《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完善海水利用财政投入与激励政策”;同时,在用好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下,落实和完善有关海水淡化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对符合条件的海水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进行补贴。海淡市场的利好政策显得姗姗来迟。政策颁布是前提,政策的高效执行力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海淡市场本身在技术、流程等方面就给了企业巨大成本压力,困境之下,政府政策扶持、补贴的举措便十分重要。也许此次《规划》的颁布实施,能给不温不火的海水淡化行业注一剂强心针。技术与成本桎梏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投建的海水淡化工程特别是万吨级以上工程多采用国外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的核心材料和关键设备,如海水膜组器、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及一些化工原材料等主要依赖进口,按工程设备投资价格比,国产化率不到50%。并且在海水淡化过程中,排放的浓盐水盐度比普通海水高一倍左右,如果在水动力条件较差的海域大规模发展海水淡化,可能会对附近海水水质及海洋生物产生轻微影响。这就要求,海水淡化首先技术一定要过关。2016年以来,巴安水务一直致力于海淡业务方面的一系列海外并购。先是宣布将收购瑞士水务股权,获得源自国际巨头IDE公司的海水淡化核心技术。紧接着,去年八月再次出手,以96.7万欧元收购德国上市公司ItN的64%股权。今年5月,巴安水务又从斗山重工美国控股公司处受让其持有的DoosanHydroTechnologyLLC公司100%股权。(DHT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的中型公司,拥有很强劲的海水淡化技术能力。)一次次的收购海水淡化技术,是巴安水务布局海淡业务的关键步骤。在海水淡化技术层面,碧水源则显得比较自主。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了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由于具有较高的水通量和脱盐率,实现了海水淡化膜国产化和产业化的“从无到有”,打破了长期以来海水淡化膜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技术及资源的重构与整合往往是一个行业进步的动力。对于海淡行业来说,企业能自主研发先进技术,或者将海外先进技术吸收并本土化,是国内相关企业实现破局的关键钥匙。另外,和成本的战争也是海水淡化行业的宿命。海水淡化中的高耗能的脱盐流程带来了高成本,而高成本,也是众多企业望而却步的一大因素。技术原理可能并不是特别难,难的在于系统控制、工艺优化和装备设计,以及相应的工程费用、运输、人力。那么,如何降低成本?关键在于提高核心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以及提升项目运营的能力。有人曾乐观估算,或许不久的将来,海水淡化成本能与自来水价格并“价”齐驱,若是如此,大规模海水淡化应用将具备成本优势,海淡市场也有望火爆起来。目前,像巴安水务、碧水源这些体量大的环保企业已经瞄准了海水淡化市场,并且积极蓄积技术实力。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所忧虑的海水淡化行业的痛点就会逐个被排解,毕竟水资源短缺的刚需必须要解决,而海水淡化又是当前看得见的曙光。或许,海水淡化产业会迎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查看更多
日媒称中国废水污泥处理需求快速增长 日企看到商机

2017-08-04

导读:尽管中国国内也有经营污泥处理设备的企业,但这些设备在使用中有时会发生故障,有经验的海外厂商正逐渐受到重视。日媒称,为应对中国快速增长的废水污泥处理需求,日本国内各家水处理企业正在强化技术开发和在中国当地的营业。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8月4日报道,在中国,即使是城市地区废水污泥的处理率也只有50%左右,中国政府提出了提高处理率的目标,日本各家企业希望抓住这种新需求。日本三菱电机开始在中国北方当地的污水处理厂验证利用臭氧抑制废水污泥生成量的新技术,据悉,利用超高浓度臭氧破坏和分解作为污泥生成源头的微生物细胞,能够将污泥的排放量减至一半以下。三菱电机将综合考虑用于生成臭氧的氧气采购费用等运行成本和污泥废弃费用,通过实际验证寻找最佳的污泥处理方式,计划从2018年度开始实现商业化。报道称,这项污泥处理基础技术大约10年前被开发出来,但由于日本国内确立了其他处理方式所以并未普及。三菱电机的环境系统技术部长古川诚司表示,“在污泥处理设备的平台尚未构筑的中国才有横向推广新技术的空间”,计划扩大销售。此外,日本国内大型水处理企业月岛机械也在抓紧与中国当地企业合作,将在中国扩大销售已在日本投入使用的废水污泥干燥和烧结设备。尽管中国国内也有经营污泥处理设备的企业,但这些设备在使用中有时会发生故障,有经验的海外厂商正逐渐受到重视。月岛机械在上海和广州等地与多家当地贸易企业合作,包括2016年度从上海接到的订单等在内,目前已经接到4笔订单,今后也将以日本制造的设备和实际业绩为武器,开拓中国内陆和南部地区的市场。此外,为了建设将废水污泥和工厂废弃物混合后进行焚烧的焚烧炉,日本JFE工程公司2016年度开始在沈阳市实施调查。报道称,以城市地区为中心,中国拥有2000多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在城市地区的普及率超过90%。不过,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市地区的污泥处理率只有53%,其余部分大多未经烘干和烧结处理就直接抛弃到山区和海洋里,但中国政府已经在2016年开始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2020年前将城市地区的污泥处理率提高到95%的方针。
查看更多
5大实践工艺有效处理分散式污水

2017-07-29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生活污水又具有排放量大,有机物含量高,排放形式粗放等特点,因此我国也开始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就目前我国推广情况来看,常见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一体化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稳定塘技术等。已经有多个项目开始因地制宜选取不同的处理工艺,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体化处理系统该种处理工艺采用的是中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包含了接触氧化反应器、净化槽处理系统等模块。据了解,一体化处理系统对于TN、TP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很高,也能够有效剥离生活污水中的COD、NH4+﹣N等物质。经过一体化处理系统,排除的水体质量基本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标准。江苏沭阳李恒镇500T/D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A/O结合接触氧化工艺发挥了占地面积小、出水质量高、便于维护等优点。该项目建立的站区还设置了PLC及远程监控系统,在就地、实时、远程监控的同时,实现污水处理厂的自动运行。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首先要能发挥植物的价值,这是决定该系统最终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就是需要人工介质、植物和微生物三方进行各种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TN、TP、BOD的去除作用较为明显,在于藻塘结合的前提下,也可以提高对N的去除率。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用的就是该种工艺,沙心涌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一级B类标准。其表面上就是一个人工湿地公园,内里却将水生植物变成了一层层的“过滤网”。该项目全程自动“消化”污水,日处理能力约200吨。稳定塘处理技术相较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更多是利用微生物起到降解、沉降、转化和截滤作用。稳定塘主要分为四类: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稳定塘处理工艺对NH4+﹣N、COD、BOD等都有一定的去除率,受环境影响,最终去除率也会有一些差别。稳定塘处理系统目前也是分散式污水处理较为常用的工艺,绥化市氧化塘就是个典型的案例。该塘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有抽升站两座,净化之后水质能够达到农田灌溉标准。而且,现在很多农业生产会选择氧化塘处理污水,因为其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能够提供水肥资源,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不错的除SS、COD、BOD、硝化、氮、磷等物质的作用。无论是深度处理,还是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曝气生物滤池。都有着很好的实践效果。因此,该种工艺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处理体系中。 北京通州宋庄镇就采取了这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其设计的循环生物滤池工艺让两组生物滤池同时运行。由于自带调节功能,所以无需增设调节池,出水水质也能够达到一级A标准。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该项目还强化了抗水质水量冲击,保持稳定运行的特定,尽量节省耗能。组合工艺随着农村生活污水结构越来越复杂,需要去除的有机物或者有害物质更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更加倾向于采取组合工艺,实现更大程度的净化。例如,张家港锦丰南港村项目综合采用了调节厌氧/缺氧池+脉冲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工艺,昆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南岗村项目是充分考虑了地形,还有周边生态等一系列条件,针对需求确定了这样排列组合的工艺。昆山市的项目,一期采用了调节池提升泵站+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带物联网技术)+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氧化塘工艺,二期则还加强了生态处理环节,增添了一个过滤区和一个阻滤池。  
查看更多
沈阳出新招让黑臭水体变清亮

2017-07-19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导致的河水污染该怎么治理?辽宁省沈阳市通过“清除污染源、恢复水生态、建起防护网”等办法,对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还市民一个清亮的水环境。  辉山明渠是一条具有泄洪和排水双重功能的河道。河水从辉山水库至浑河入口,全长约11公里,贯穿大东、沈河两个行政区,最后汇入浑河。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居民小区没有铺设污水管网,居民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辉山明渠,导致河水污染。  “辉山明渠截污工程共分4个标段,现均已进场施工。截污工程总长度8891米,目前已完成700米。”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污水管线施工之后,沿线的生活污水将由截污管道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完成污水和雨水的分流,截断污染源。  今年,沈阳对五条运河水系进行“治臭”,新开河、南运河、卫工明渠、辉山明渠及满堂河段都将开展截污工程。五条运河水系截污工程共分为19个标段,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招投标工作,18个标段已进场施工。
查看更多
成都首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完工

2017-07-16

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以下简称“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科学城中路西段北侧,占地85.7亩,规划总规模10万吨/日,服务范围包括天府新区核心区,服务面积55平方公里,其配套污水干管沿鹿溪河上下游两岸敷设,全长11公里。项目投资8.5亿元,由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天投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成都兴天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等。  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地面层是一个活水公园。该公园将利用污水厂的高品质再生水,以地下涌泉的形式汩汩流出,潺潺流水梯次流过层层生态草塘,各类植物间布其中,人行栈道串联其间,形成一个融休闲游憩与水环境科普为一体的亲水景观空间。  污水处理厂主体分为地下两层:  负一层是操作层,所有仪器、仪表和控制设施都分布在该层,人员的检修作业也在该层进行。  负二层是水工艺处理层,MBR生化池、膜池、生物除臭、接触消毒池、臭氧间及活性炭滤池等,所有工艺污水处理池都在该层。  地面公园,供市民游客享受阳光草坪;地下污水处理厂,为天府新区核心区水资源循环利用保驾护航……成都晚报记者昨日获悉,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将于8月底通水试运行。该厂是成都市首个PPP模式水环境整治项目、第一个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也是四川最大规模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  关键词:地埋式  用地比地面污水厂节省一半  记者昨日探访施工现场获悉,该厂主体已完工,设施设备安装进度已达80%,主体结构周围的地下土层已陆续开始回填。  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许洪搏介绍,该厂正在安装的设备设施处理能力为5万吨/日(另外5万吨/日的设备安装将根据天府新区核心区的发展速度择机建设),可提供高品质再生水规模1万吨/天,普通再生水4万吨/天,再生水通过综合管廊中的再生水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终端,用于冲厕、道路洒扫、绿化浇洒、环境用水、河道补水等。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到底长啥样?许洪搏借助项目沙盘进行了讲解。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地面层是一个活水公园。该公园将利用污水厂的高品质再生水,以地下涌泉的形式汩汩流出,潺潺流水梯次流过层层生态草塘,各类植物间布其中,人行栈道串联其间,形成一个融休闲游憩与水环境科普为一体的亲水景观空间。  污水处理厂主体分为地下两层:负一层是操作层,所有仪器、仪表和控制设施都分布在该层,人员的检修作业也在该层进行;负二层是水工艺处理层,MBR生化池、膜池、生物除臭、接触消毒池、臭氧间及活性炭滤池等,所有工艺污水处理池都在该层。  许洪搏介绍,与普通地面污水处理厂相比,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大致节约了50%。  关键词:生物除臭  除臭等级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除了埋在地下看不到,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还有一大特点:闻不到。“大部分地面污水处理厂的空气环境都与大气相连,异味直接散发掉了;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是一个封闭空间,除臭至关重要。”许洪搏称,为降低环境影响,该厂采用了成熟的生物除臭工艺,除臭等级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事实上,不仅是建成后运用的水处理工艺亮眼,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从设计开始就有“杀手锏”——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有了它,我们的建设指南就不再是各种管线的平面图纸,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三维模型。”许洪搏透露,在建筑信息模型的辅助下,仅设计阶段就揪出1000多处管线碰撞。“如果用的还是一张张平面图纸,这些问题纠正起来就很慢,甚至可能到施工阶段才发现,然后不得不返工,费时又费钱。”  据了解,一座与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同等规模的地面污水处理厂建设工期约为18个月。而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从去年11月开工,到今年8月底通水试运行,工期仅10个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带来的便利。  许洪搏表示,建成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还将继续服务于该厂的运营,“比如某根管道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可在平板电脑上直接察看到故障点的三维空间位置,从而快速精准地处置。”  关键词:科普教育  青少年可近距离了解水处理知识  当然,地面上也并非全然不见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的身影,该厂的综合楼、科普展示厅、景观排气塔等地面建筑就分布在活水公园。  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含中央控制室、化验室、管理办公室等功能区块。由于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屋顶海绵式雨水系统、光导集光等绿色技术,这栋大楼也是一座环境友好的绿色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兴天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将以天府新区绿色发展为背景,结合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特点,把科普展示厅建成一座向公众开放的集科学试验、环保教育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许洪搏介绍,未来全市的大中小学生都有机会到此实地参观了解“全地下式污水处理”“超滤膜技术”“深度再生水处理技术”“海绵城市”“绿色建筑技术”等绿色的水处理知识。
查看更多
美国田纳西州一电厂地下水被报道砷超标300倍

2017-07-13

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向来以水质甘甜著称,弗林特水污染危机期间还慷慨捐助1.2万瓶饮用水。然而,本周一项调查显示,孟菲斯一座火电厂的地下水砷、铅含量超标。消息传出,当地民众哗然。  美联社14日援引田纳西州环保部门官员的话报道,根据最新检测结果,孟菲斯西南部艾伦火力发电厂的地下水砷、铅含量超过安全饮用水标准。在其中一个监测点,地下15米深处水中的砷含量比美国联邦饮用水标准高出300多倍。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发言人斯科特·布鲁克斯说,眼下尚不能确定这些毒物的来源,该机构正在配合田纳西州展开调查。按照布鲁克斯的说法,“目前仍是疑点重重”,调查恐怕要持续数月。孟菲斯供水部门主管杰里·柯林斯说,将在今后数天内对这一区域的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  田纳西州环保部门发言人埃里克·沃德解释说,由于砂石含水层与地下水之间还有一个粘土层,该部门推测目前发现的超标毒物并未侵入饮用水中。  不过,孟菲斯市民对这一说法并不买账。当地居民本尼·豪伊说,地下水毒物超标的消息“令人坐卧不安”,“这非同小可,难道我们就没从密歇根州弗林特(水污染危机)吸取教训吗?”  弗林特市2014年4月改以当地弗林特河为水源,不再从底特律地区买水,此后不断有居民投诉水质有异。2015年10月,一份报告认定水中铅含量超标、几十名儿童被检测出血铅超标。2016年1月,时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宣布弗林特进入紧急状态。直到如今,弗林特市民仍未喝上“放心水”。  孟菲斯市所在的谢尔比县官员马克·勒特雷尔表示:“水质样本中检测出如此超标的砷,我们的社区绝对无法接受这一点。”
查看更多
共239条
共40页,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