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市场快速扩大 中东海淡市场热度持续

2017-04-20

零排放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27亿美元     据Lux Research的预测,零排放市场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至2030年将达27亿美元。     据分析,此迅猛增长不仅来自美国近年来的持续增长,更得益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对传统高污染行业趋严的环保政策。零排放作为水处理行业新宠,自水十条定调我国水环境治理以来,在国内发展迅猛。且随着越来越严格执行的环保督查等监察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增强企业治理污染的动力。零排放等精细污染处理市场将大有可为。     能源耦合淡化水项目成中东淡化水市场新宠 威立雅与苏伊士等四家知名企业在阿布扎比进行的小型太阳能离网电站淡化水项目试点已接近尾声,此项目旨在为地区解决用水问题。今年1月刚被国祯环保增资500万美元的TreviSystems也参与并进行了超低能耗淡化水项目试验。此外,约旦拟建立核反应堆为红海-死海工程淡化水供应能源。     淡化水由于对能源需求导致的成本过高一直是行业痛点。近年来新能源耦合项目无论在我国十三五海淡规划以及中东地区都开始受到重视,凯发去年也在埃及进行了类似项目。红海-死海工程旨在为约旦,以色利以及巴勒斯坦提供能源及淡化水,此次约旦拟建的核反应堆也声称将为此项目服务。值得一提的事,此项目去年底公布的一期竞标名单中,包括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苏伊士、三菱等知名企业。     泰晤士水务因为水污染被开200万英镑罚单     因为2012至2014两年间六起水污染事件,泰晤士水务被开200万英镑罚单。环保局将此次污染事件称为英国20年来最严重的淡水污染事件。环保局主席称此惩治措施清晰向企业传递了环保是不可妥协这一信息。泰晤士水务集团主席也表示将吸取教训,加大投资以完善集团服务。     此次事件让人不由联想到国内前两轮环保督查的力度更大,除了巨额罚单,环保督查同样传递给企业的信息更为关键,即环保不可妥协。相信随着新一轮督查的开展,将促使企业对环保的这根弦能绷得紧一些。     英国水务市场实现两单收购     英国水务市场在三月有两单水务基础设施服务商被收购:Elysian Capital7500万收购水管网服务供应商Fastflow Group及Franchise Brands2800万英镑收购排水系统维护公司Metro Rod。此次Metro Rod已经是五年来的第二次易主,两单收购因此被认为是可能是英国水务市场新一轮竞争的开始。     赛莱默携手DCWater发力智能水务研发     赛莱默(Xylem)日前宣布与DCWater签订谅解备忘录,旨在开发智能水务设施以及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两机构将通过试点项目进一步推进智能水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其中赛莱默的世界首款智能污水泵系统Flygt Concertor也在北美首次安装。赛莱默在去年底收购智能监测企业SensusUSA,此次与DCWater的合作也正是将业务触角拓展至智能水务方向。     中东淡化水私有化项目迎来新进展     沙特与阿曼的淡化水私有化均有新进展。沙特国有盐水淡化公司(SWCC)3月22日接受了两个巨型淡化水项目最后一轮的方案提交。SWCC此前宣布拟新建8个私有融资的淡化水项目并计划将29个已建项目进行私有化。同一天阿曼电力与水务采购公司也宣布了进入下一轮名单的六家企业,包括GSInima,威立雅中东,Aqua Venture等。     韩国斗山集团企业赢得沙特水务大单     韩国斗山集团(Doosan)日前赢得其最大单的基于膜的淡化水项目。此项目为沙特国有盐水淡化公司(SWCC)新公布的一批淡化水项目中的一个。斗山集团此次将负责价值4.3亿美元、日规模40万m³的淡化水项目的建设。     韩国企业近期在中东淡化水市场也异常活跃,去年底韩国水务资源公司与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苏伊士、三菱等知名企业共同竞标红海-死海工程。中东淡化水市场近年来的机遇连连让多国企业纷纷来到中东深耕。凯发中东遍地开花,陶氏在沙特建立了RO膜生产基地,三菱、斗山的日韩企业的身影也频频在各大项目招投标公告中出现。粗粗梳理一下现在的项目机会,包括沙特数十个私有化项目,阿曼的私有化步伐也在加快,还有超级项目红海-死海工程等机遇都预示着中东的淡化水市场还得热闹一阵子。     北控集团收购荷兰固废处理公司Attero最后关头触礁 据外媒报道,因为中国对海外收购的政策收紧,北控集团对荷兰固废处理公司Attero的收购在最后关头触礁。Attero是荷兰一家主营垃圾焚烧的固废处理企业。 根据外媒观点此次交易最后关头中止是因为对海外收购政策收紧。据称1-2月我国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滑逾50%,此举是旨在抑制房地产等非理性投资。今早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消息也给此外媒观点打上问号。究竟此次收购最终触礁是国家考虑到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作出的相应调整或者是个体因素,可能还得看之后的海外收并购市场。       全球煤电厂增幅将巨幅下降     有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的燃煤电厂将出现巨幅下降。根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1月,全球约有273兆瓦燃煤电厂在建,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9%。报告同时指出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煤炭产业政策的突然收紧以及印度对煤炭投资的资金短缺。 对于依赖煤炭行业的污染治理企业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其实近年来专注于工业领域,尤其是传统重污染行业的环保企业因为日渐饱和的市场需求以及收缩的市场空间,日子都不太好过。就像宇墨咨询在过去数篇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观点一样,此类企业需要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依赖,转而进军规模和发展前景更加明朗的业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九个字给这类环保企业再合适不过了。
查看更多
约旦启动总额9.3亿美元污水管网建设

2017-04-17

据《约旦时报》报道,4月8日,约旦首相哈尼·穆勒吉出席安曼和扎尔卡市污水管网建设启动仪式。该管网建设计划总投资额为9.3亿美元,共有21个项目,计划在8年内全部实施,预计在2020年可使该地区污水处理管网覆盖率从目前的80%提高到90%,到2025年使约旦年污水处理能力从目前的1.15亿立方米提高到1.5亿立方米。      该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建设一个新的污水处理厂、扩大和改建现有污水处理厂、安装新的污水管网等。项目资金主要来自约旦财政部以及美国、韩国、沙特、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德国、英国提供的贷款和援助款项。
查看更多
英国巴斯大学研发3D打印膜 有望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2017-04-07

在全球范围内,水源压力逐渐增高。人口增加只会加速这一问题的紧迫性。目前,技术创新正在致力于解决此问题。海水淡化是一个解决方案,但迄今为止,这个过程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昂贵和耗能的,所以它只适用于水资源最严重短缺的时候。 水净化,包括海水淡化,使用反渗透或通过包含薄膜复合聚酰胺膜的滤芯来处理海水。这些膜捕获盐和其他杂质,使淡水流过。放入墨盒中的膜会产生压力以迫使水流过,膜的过程效率会更高。膜的设计和制造进展有助于降低海水淡化所涉及的复杂性和成本。        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寻求通过添加剂制造创造任何几何复杂形状或特征的膜。巴斯大学(英国)高级分离工程中心(CASE)的研究人员专注于使用添加剂制造开发分离膜工程的潜力,希望创造出比目前制造方法更准确的设计。 目前,膜主要通过称为“界面聚合”的方法生产,其将聚合物的薄致密层涂覆在支撑膜的表面上(其通常通过相转化形成)。膜结构控制的局限性意味着研究人员不能严格控制膜的设计,但是由于该方法已被广泛研究并被很好地理解,所以仍然是制造膜的首选工艺。        用于反渗透的3D打印膜的研究刚刚开始。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添加剂制造技术在制备具有复杂3D几何体强度的膜应用的内部特征。关键是在设计过程中完全自由。         巴斯大学高级分离工程中心(CASE)主任DarrellPatterson博士告诉记者,3D打印膜具有传统制造的膜没有的许多优点。        他说:“新的3D打印设计可以通过印刷图案或自然灵感设计来减少膜污染,以减少结垢或浓缩极化,并增加透过膜的渗透。” CASE团队着手从文献中回顾了使用目前所有添加剂制造方法生产的膜的优缺点,包括基于分辨率、精度、构造尺寸、速度、光聚合打印材料、粉末、材料挤出、层压、机械性能,支持和成本。        研究人员指出,3D打印技术尚未达到能够生产与现有产品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大型膜的能力,但他们的工作突出了技术的潜力。        展望未来,添加剂制造可用于制造通过选择性地将进料引导到分离子分子组的膜和减少结垢的特定部分的膜材料。其他部分可以用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材料打印,将不同的分子子集分开在同一张纸上。容纳膜的表面变形也可以更容易,当前的制造方法可以参与制造不太容易堵塞的膜。       添加剂制造也可以解决与反渗透中使用的高压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当需要脱盐水时,取决于要去除的盐浓度,达到50-80巴。      “目前的膜能够适应这些[压力],”Patterson告诉小编。“我可以想象,未来的3D打印材料更加机械坚固,因此与现有材料相比,变形较小或受压力影响较小。”         与传统原型相比,快速原型设计在速度、效率和定制方面也可能是一个优势。CASE团队发现,3D打印不仅可以生产膜,而且可以生产间隔物和整个膜组件,这可能会降低总体生产时间。         此外,用于生产膜的AM工艺可以使得在制造期间控制表面和界面上的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的组成,从而允许物理性质和特性的位置变化,例如材料的多个交替层或选择性分布另一种材料提高膜的性能。        2017年2月,研究人员将标题为“3D打印分离膜与相关非常规制作技术的比较”的论文发表在“膜科学”杂志上。
查看更多
印度多举措应对缺水难题

2017-04-05

尽管夏季还未到来,印度媒体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应对今夏的水危机。印度《教徒报》日前连发两篇评论讨论应对水危机的办法。       根据印度中央水务委员会最新公报,2016年,印度全国91个主要水库水位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全印水位是2015年的71%,是过去10年平均水储量的74%。根据麦肯锡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印度全国水供应量将下降50%,近1亿人口将遭受严重缺乏饮用水问题。《水》网站最新数据显示,印度有7.7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7.69亿人缺少卫生设备。       人口过快增长和水资源浪费是导致印度水危机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印度德里大学水资源专家史克哈尔对本报记者表示,印度人口不断增长,2050年将达到17亿,这给印度水供应带来巨大压力。史克哈尔表示,在印度用水成本非常低,大部分公共用水都是免费用水,民众浪费水资源问题比较突出。而水费便宜主要是政治原因,无论地方还是中央各政党都不想丢失选票。《印度斯坦时报》报道说,由于管理不力,新德里每天浪费的水资源多达40%。       此外,地下水的超采进一步加深了印度水危机。班加罗尔大学教授库马尔对本报记者说,过量超采使得地下水供应越发难以为继,造成印度很多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有些地方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超过1米。印度目前有4个独立的中央机构负责调节管理地下水的使用,但是整个国家没有一份完整的有关地下水资源的资料库。在印度,水的管理涉及农村发展部、城市发展部、农业部、水资源部、粮食部和环境部等6个政府部门,很难协调。       为了解决缺水难题,印度政府正在大力采取补救措施。针对水危机加重造成的各邦分享河流的争议,印度下议院人民院正在成立一个永久性特别法庭,专门处理河流纷争问题。目前印度有8个水争议法庭处理不同河流的水争端问题,中央政府层面设立一个单独法庭,8个水资源法庭作为其分支可以加快听证和判决程序。此外,人民院除了设立法庭外,还在寻求建立一个单一水资源机构,即水资源委员会,加强全国水资源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应对水危机。印度工业水联合会提议,对所有工业用水者进行强制性审计,加大工业废水的回收再利用,不断修改完善水收集政策。       目前,印度联邦政府要求所有企业第一次使用地下水时必须获得许可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工业用水。《印度快报》称,印度旁遮普邦农民开始使用智能灌溉系统,节约用水。莫迪政府还推出了一项高达1650亿美元的缓解水危机计划,包括建设1.5万千米人工河道,建设3000处大坝和30条水渠,加快推进引水工程等。
查看更多
碧水源与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流阶段性成果将深化民用市场合作

2017-03-30

 3月9日,碧水源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项目交流会在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召开。碧水源研发中心主任陈亦力、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策略与合作部主任Warwick Dawson、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David Waite等参加了交流会。双方探讨了合作的阶段性成果,并就未来面向民用水处理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展开合作达成共识。     陈亦力表示,自去年碧水源落户中国境外首个火炬创新园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火炬创新园后,双方正式步入共建世界高水平水领域研究中心的实质性阶段,随着研发创新与技术交流的深入,双方在未来发展上也将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碧水源在继续巩固目前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优势时,也将逐步发力广阔的民用水处理市场,希望能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在此方面展开更多的合作。     Warwick Dawson表示,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方面都具有世界领先的水平,这些都是碧水源深入民用市场时所需的资源,双方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基于双方之前良好的合作效果,也希望在科学人才培养、创新研发、共同投资及研发成果产业化转化等领域展开更多的交流。     会后,Warwick Dawson一行参观了公司产品成果展、研发中心及超微滤、反渗透生产线,并对公司各类产品、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据了解,碧水源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已经开展了十余年的国际科研合作,是该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连续三次合作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重要研究项目的工业合作伙伴。去年碧水源入驻新南威尔士大学火炬创新园,双方合作共建世界高水平水领域研究中心,此举亦成为国家火炬项目中的优秀案例,在今年2月举办的中国—澳大利亚产业合作圆桌会议上进行了分享。
查看更多
特朗普废环保法规 美国真想退出《巴黎协议》?

2017-03-28

 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8日签署行政令,削弱奥巴马时期立下的涉及气候变化的环保监管法规。 特朗普说,这一举动会让奥巴马时代"对煤炭的战争"和"削减就业机会的法规"一去不返。     这一"能源独立行政令"暂停了多项奥巴马时期签署的法令,并试图增强化石燃料的作用。     2月27日,美国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官员称,总统特朗普的2018财年预算计划将增加54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 美国的商业团体对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表示赞扬,但环保人士谴责这一举动。     在去年竞选美国总统期间,特朗普曾誓言要让美国退出2015年12月签署的巴黎气候协议。     在美国,气候变化一向是民主和共和两党多年争执的话题。许多环保主义者担心,如今的这一纸行政令,可能让人们几十年对遏制气候变化所作的努力功亏一篑。分析认为,特朗普的这一行政令,会改变美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话语。     特朗普的支持者说,他的做法能够在石油和燃气行业创造数千就业机会;但反对者虽然认为是会创造就业,但这些就业机会多可能在律师行业中产生,而不是让矿工重返工作岗位。 这一议题的核心围绕奥巴马任内的《清洁电力计划》。这是奥巴马为削减化石燃料作用所做的努力。当然,这一计划在美国长期受到挑战。     在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他曾多次说要退出巴黎协议,并说这个协议对美国不公平。     巴黎协议要求签署国政府承诺将他们的经济发展远离化石燃料,并减少碳排放,遏制全球气温的升高。 但在去年年底,特朗普承认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一些关联"。
查看更多
共239条
共40页,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