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约谈16市政府负责人

2016-05-29

       在国家层面,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约谈地方政府行政负责人。据统计,2015年环境保护部共约谈了16个地级市(自治州)和两个县的地方政府负责人。     这是记者从今天在京召开的《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王灿发教授介绍,新环保法实施后,环保督政问责制度得以进一步强化。     王灿发透露,在地方层面,多个省级环保厅也开展了对所属市(区、县)一级政府的约谈、督查。各地共对163个市开展了综合督查,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对20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对176个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     记者注意到,2015年环保综合督查工作的一大亮点是环境保护部在对贵州省黔东南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四川省内江市开展环境保护综合督查后,将综合督查报告全文向社会进行公开,并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终身追责”,促使各地党委一把手开始注重着手解决环境问题。     “当然,有关部门还需要制定具体办法,健全完善督政问责的对象、范围、条件、程序、责任承担方式等规定。”报告如是说。  
查看更多
印度缺水高温突破51度 女子当街摊鸡蛋

2016-05-23

在临近的泰米尔纳德邦,妇女莫泰也当街展示了如何利用45度高温的马路摊出十分熟的鸡蛋。       印度北部受热浪侵袭,位于拉贾斯坦邦的小城珀洛迪19日最高气温达到51摄氏度,打破印度全国范围内保持50年的最高气温纪录。       拉贾斯坦邦多地当天刷新地方高温纪录,高温天气或将持续。       印度气象局官员B·P·亚达夫告诉法新社记者,“昨天(19日)是印度曾记录到的最高气温……珀洛迪51摄氏度”。       印度此前最高气温还要追溯到1956年,在同样位于拉贾斯坦邦的阿尔瓦尔测得50.6摄氏度。       拉贾斯坦邦大部分气象站19日测到超过46摄氏度的最高气温,多地打破高温纪录。       久鲁最高气温达到50.2摄氏度,此前不到50度的最高纪录于1914年测得;比卡内尔测到49.5摄氏度气温,打破维持102年的纪录,1914年5月28日,当地测到49.4摄氏度气温。       杰伊瑟尔梅尔和焦特布尔也突破各自历史最高温度,分别达到49摄氏度和48.8摄氏度。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拉贾斯坦邦民众已经习惯夏季高温,但还是觉得今年的热“不寻常”。       按法新社的说法,印度北部在一年中最热的5、6月通常可以达到40摄氏度,但超过50摄氏度比较罕见。       印度气象局新德里站负责人拉克斯曼·拉托雷说,自2001年来,印度北部特别是拉贾斯坦邦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主要原因是能源过度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此外,城市化和工业化等因素也加剧全球变暖现象。“我认为类似(高温)趋势在接下去几天仍会在拉贾斯坦邦持续”。  
查看更多
全国节水周活动启动

2016-05-20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今年5月15日-21日是第25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在“水十条”中明确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市委市政府也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提出在2020年全市节水型区创建工作全面完成,社会节水意识显著提高,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大幅度提升用水效率,在全国率先建成节水型社会。
查看更多
环保部出台环保促进供给侧改革指导意见

2016-05-19

据环保部网站19日消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保护部日前出台《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围绕环境保护在供给侧改革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三项重点任务,提出了落实措施。     《意见》从强化约束、严格准入、深化治理、创新驱动等四个方面,提出环境保护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重点部署推进去除落后和过剩产能、促进提高新增产能质量、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完善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共18项具体工作任务,并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和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强化环境硬约束,推动去除落后和过剩产能。提出加快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推进取缔“十小”等严重污染企业、加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等三项工作任务。     二是严格环境准入,促进提高新增产能质量。提出优化新增产能布局和结构、促进企业加快升级改造、严格监督劣质煤炭的生产使用等三项工作任务。     三是落实环境治理任务,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扩大有效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规范环境服务市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治污工程生态化等六项工作任务。     四是推进创新驱动,完善支持政策。提出推行环保领跑者制度、推进以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为主的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实施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加强企业环境守法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环境执法监管机制、严格监督检查等六项工作任务。     为促进《意见》的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建立了调度制度,加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对文件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好的典型和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发布无重金属污染耕地

2016-05-16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今天公布。本次全国地下水水质调查覆盖440万平方千米,数据显示,约三成地下水可直接饮用,约三分之一适当处理后可饮用。     化学元素好比是地球的基因。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环境地质处处长林良俊介绍,地球化学调查就是摸清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的分布状况。     此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完成平原地区19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发现无重金属污染耕地12.72亿亩,占已调查耕地面积的91.8%。     林良俊介绍,这个还是比较好的一个结果。我国耕地大部分还是质量比较好。同时,发现富硒耕地,对我们人体健康有益的,有5244万亩。     在地下水水质方面,目前调查总面积达到440万平方千米,其中,30.2%的地下水可直接饮用,34.7%的地下水适当处理后可饮用。对于这组数据,林良俊强调,不可饮用的不代表是受到了污染。其他的水也有一些原生的原因造成地下水不能饮用的情况。不是说刨除掉这两个水之后其他都是污染的水。这个是地下水质量评价,还有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叫地下水污染评价。质量,不管哪里来的东西,给你质量评价一下,是好是坏,是能喝还是不能喝,这是质量(评价)。     对于土壤、地下水水质等情况,农业、水利和环保等各部门也有相关调查统计。那么,地球化学调查有何区别?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学求研究员指出:“我们测试的指标是最多的,一般农业部门只测和农作物生长有关的氮磷钾等等,环保部门测重金属。我们一测就是76个化学元素,全测。他们比如说,哪个地方容易产生污染,去测试。我们所有测试是网格化采样,谁也漏不掉。”  
查看更多
河北率先试行地表水地下水征税

2016-05-13

5月1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明确在河北省开征水资源试点工作,采取水资源费改税方式,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维持原有负担水平不变。此外,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从价计征方式,并全面清理收费基金。改革从7月1日起施行。     在河北试点开征水资源税     根据《通知》,为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2016年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此次改革主要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实施矿产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全面清理涉及矿产资源的收费基金,以及合理确定资源税税率水平等。     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大到水资源,先在河北省试点开征,采取水资源费改税的方式,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对高耗水行业、超计划用水以及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适当提高税额标准,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维持原有负担水平不变。财政部表示,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选择其他地区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条件成熟后在全国推开。     广东省并未纳入此次水资源税的试点。     此外,还将逐步把其他自然资源纳入征收范围。财政部税政司、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革不在全国范围统一规定对森林、草场、滩涂等资源征税。     按税费平移原则提适用税率     目前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税已实施从价计征改革,而此次改革则对绝大部分矿产品实行了从价计征,但从便利征管原则出发,对经营分散、多为现金交易且难以控管的粘土、砂石等少数矿产品,仍实行从量定额计征。     此外,按照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清费立税原则,为解决企业税费重叠问题,此次改革将全部资源品目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取缔地方针对矿产资源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鉴于各地区存在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避免统一税率造成企业结构性负担增加,此次改革由中央统一规定了矿产品的税率幅度。在规定的税率幅度内,省级人民政府按照改革前后税费平移原则,并根据资源禀赋、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对主要应税产品提出具体适用税率建议,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核准后实施。     矿产资源税全为地方收入     《通知》明确,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此次纳入改革的矿产资源税收入全部为地方财政收入。水资源税仍按水资源费中央与地方1:9的分成比例不变。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必要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因为现行资源税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需要。此外,除海洋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外,其他资源税均为地方收入,但地方政府仅对少数矿产品的具体适用税率有确定权,多数矿产品的税率均由中央统一确定,地方政府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完善相关政策。  
查看更多
共239条
共40页,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