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点睛”10万亿环保市场

2015-09-14

“绿色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正催生一个庞大的环保市场。       14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第十一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表示,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绿色化发展,将着力进一步开放环保市场,畅通投融资渠道,大力培育环保产业。       近年来,我国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环保决策部署,进一步加速了污染治理进程。在全面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等措施应对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于今年4月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已基本编制完成。       “重点领域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而且随着绿色金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第三方治理等机制不断健全,市场和社会力量投入也将增加,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将形成8万至10万亿元的环境保护市场规模,环保产业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刘华告诉记者。开放环保市场培育环保产业应从何处着手?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广义上的环保产业范围很广泛,涉及更多的绿色环保产业,比如低碳和新能源等。环保市场的进一步打开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首先是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其次是环境服务业和农村的环境市场。       在基础设施类和设备制造投入方面,王金南说,在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上,和“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相比,新的增量可能不会那么大,但是新的增量也是有的。“主要是提标的概念,靠提标可以追加投入,比如污泥的处理之前几乎没有,现在也需要处理,就是新的增量。”       在环境服务业方面,王金南说,比如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的运营维护,以及环保产业中的咨询等市场需要培育。      “还有农村的环境建设,也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他说。       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看来,环保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应该从城市生活的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的治理两方面入手。       骆建华认为,这些领域的环保产业需要逐步往市场化转,但需要政府大量的补贴,目前呼声颇高的PPP集中于此的比例较高。       另一个是工业污染的处理。骆建华说,目前政策正在促进在工业污染的第三方治理,即由环保企业来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业污染治理的市场将来会很大。第三方治理在工业污染治理市场的开拓会是今后的一个主要方向,而此前第三方治理主要集中在脱硫脱硝和工业园区的市场上。在工业污染治理领域走第三方治理可能成为一个新开发的市场。”
查看更多
美国奥克兰市新型污水处理厂缘何登上《纽约客》

2015-09-10

在市政工作中,虽然污水处理与城市安保、消防、教育、交通等公益性事业一样重要,但是,水处理新闻很难被列入头条,或者在电视黄金时段播放。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杂志——《纽约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了,其内容涉及政治,文化、宗教等。美国加州历时4年的持久干旱,让污水处理这个话题登上了《纽约客》的舞台。       美国加州的奥兰治县,有一个运营了7年之久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发电,并将处理后的再生水注入地下,这样不仅产生了电能,还缓解了地下水储量不足的局面。奥兰治县污水处理的设计和效果,引起了国际关注,其他一些地方正在效仿奥兰治县的做法,例如莫德斯托和特洛克的市政当局,正在与帕特森水务部门联系,他们希望使用再生水灌溉杏林,以及其他果树和蔬菜。这些故事,最近成了《纽约客》的热点内容。       在奥克兰的“东湾市政区”,有一个具有64年历史的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厂有11兆瓦的发电能力,主要是利用污水产生的沼气发电。除了满足工厂本身的用电需求外,多余的电能出售给一家电力公司——“奥克兰电力港”,这样,每年大约可以节约300万美元的电费。       据业界杂志报道,奥克兰污水处理厂是美国第一家向国家电网出售电能的污水处理厂。该工厂的燃气产生过程也很特别,这些燃气由污水、餐厨垃圾和生物降解塑料生成,这也是该市雄心勃勃废品回收利用计划的核心内容。该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固体垃圾的产生量减少90%。负责该污水处理厂电力业务的戴夫˙艾伦说:“在奥克兰污水处理厂,你看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污水处理厂的新变化。污水不是废物,它具有重要价值,奥克兰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过去,人们将污水处理的目光仅仅停留在清理废物方面,其实,污水里面暗藏着黄金。”       3年前,艾伦的团队安装了一个4.5兆瓦的燃气涡轮发电机,加上3个1985年安装的燃气发电机,该污水处理厂总的发电能力达到11兆瓦。电能产生的多少,取决于12个沼气池产生沼气的能力。6兆瓦的电能能够维护水泵运转和搅拌机的运行,任何高于6兆瓦的能量输出,都可以出售。       艾伦表示,污水发电一直非常有效,该污水处理厂正在稳步发展,争取进行更多的资本投资,以提高企业效率和产能。最近该污水处理厂的改进做法,主要表现在废物收集方面,他们在奥克兰地区收集更多的油、脂肪、油脂和其他食品废弃物,用以生成沼气。       2006年,奥克兰市通过了“零垃圾战略”,这是一种城市发展规划,主要是减少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从2006年的每年36.3万吨,减少到2020年的3.6万吨,其中12%的垃圾,是可利用的食物垃圾,例如来自商店、餐馆和家庭的垃圾。该城市的“零垃圾战略”主要是通过减少固体垃圾来实现,例如改变购物方式和物品包装等。       奥克兰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为23万立方米每天,近期由于干旱和用水的减少,流向该工厂的污水也减少了。该工厂最忙碌的部分,是食品废物回收站。源源不断的卡车咆哮而来,卡车将食品废物卸载到发酵池,经过3、4个星期后,细菌会将这些废物转化成沼气,沼气燃烧产生电能。艾伦说:“污水处理产生电能,电能又被输送到城市、港口,这项业务真的很酷。”  
查看更多
2015年水处理剂数据巨大潜力加剧行业竞争

2015-09-06

 当前因为世界列国用水量急剧添加,还各类环保律例(水净化法)接踵颁布,并且要求日益严厉,所以关于各类高效的水处置药剂增进很快。       近几年我国水处理剂市场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年我国水处理剂行业需求量达到217.6万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处理剂行业需求量将达到345.6万吨。       水处理剂是一类用于水处理的化学药剂的总称,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交通、轻工、纺织等工业部门。水处理剂包括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絮凝剂、净化剂、清洗剂、预膜剂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复合配方的水处理剂,或者综合应用各类水处理剂。因此,既要注意各组分之间由于不适当的复配而产生对抗作用,使效果降低或丧失,也要充分利用协同效应(几种药剂共存时所产生的增效作用)而增效。此外,大多数水处理系统是敞开系统,会有一定的排放量,使用时要考虑到各类水处理剂对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水处理剂有:絮凝剂、七水硫酸亚铁、聚合铁盐、氢氧化钙、六水三氯化铁、杀菌灭藻剂、二氧化氯、阻垢缓蚀剂、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硫酸亚铁等。       水处理剂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为黄磷、液氯、冰醋酸等基础化工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近几年我国水处理剂市场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年我国水处理剂行业需求量达到217.6万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处理剂行业需求量将达到345.6万吨。       水处理行业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工业化的进程,水资源的短缺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为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原动力和巨大的市场;中国水处理剂的发展是随着现代水处理技术的引进而发展起来的,开发时间比发达国家晚约30年,但发展速度很快,现已形成了自主研制、产业化的体系。       中国水处理剂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1974—1989年为第1个阶段,即引进吸收和国产化阶段,目标是建立中国水处理剂研究及制造体系;1990— 2000年为第2个阶段,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阶段。目标是建立起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剂及技术体系。至今,中国已有水处理产品100种以上。各种水处理剂从产量到质量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且部分产品出口。从技术上讲,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性能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由于水处理剂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行业内竞争主要体现在质量性能、品牌和营销渠道等方面,其中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品牌竞争是水处理剂行业竞争的综合反映。       新进入企业不断增多,我国水处理剂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行业利润降低,因此我国水处理剂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这一现状,水处理剂行业业内企业要积极应对,注重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生产技术,加强企业竞争优势,于此同时水处理剂行业内企业还应全面把握该行业的市场运行态势,不断学习该行业最新生产技术,了解该行业国家政策法规走向,掌握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充分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及自身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以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查看更多
世界水源地峰会:专家呼吁建立全球水治理跨流域框架

2015-09-01

 8月13日,世界水源地峰会在青海三江源所在地玉树召开,与会专家呼吁建立全球水治理的跨流域框架。       会议主旨演讲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深咨询师赫拉多-菲罗(Haroldo Filho),在大会上提出建立全球水治理的跨界框架,“我们要开始思考一个未来的水治理宏观框架,我们强调发展,也强调有尊严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正式谈判、财政支持、技术手段来获得一种有尊严的包容式发展。”       世界水源地峰会由青海省玉树州州政府发起,获得国内多家环境生态智库、高校和媒体的支持。其间,主办方计划和与会各界专家推动如下项目:将三江源的气候数据与全球顶尖环境会议共享,让世界在环境议题上更了解中国;创建全球基于水源地和第三极地带的跨学科研究基地;通过三江源的纽带创造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国家对于水资源的均衡使用和跨流域治理协作机制。       会议主办方还计划与菲罗所代表的机构进行跨区域合作,通过在不同流域建立类似水联储、水银行、水融资、水公益、水知识融合的崭新架构,通过资本工具、经济工具等杠杆,撬动不同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仲裁、协商、协同、开发、保护、讨论机制。       据悉,世界水源地峰会会后,将设立全球水源地科考基金。
查看更多
我国已累计发布各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890项

2015-08-10

 从环保部获悉,截至7月,我国已累计发布各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890项,其中现行标准1652项。环保科技红利的充分释放,为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2月,环保部公布了《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等5项环境检测标准,其中含3项土壤和沉积物标准,两项环境空气标准;3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4月,环保部发布《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6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完成了“大气十条”要求的25项配套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       据透露,在发布铜、钴、镍冶炼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之后,下半年,环保部将推进合成氨工业、汞等5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及味精工业、制药工业、纺织染整行业等7项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水专项研发的复合介质生物滤器技术、曝气复氧人工湿地技术、河网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平台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已在浙江的“五水共治”中推广应用。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环保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的“特种兵”,为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动力源泉。       据介绍,环保部上半年发布的水专项第一阶段成果,涵盖11类成果信息4440余份;发布的第一批《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包括重污染行业水污染控制、水体治理与修复等7个领域283项先进技术;发布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第一阶段专利成果汇编》,包括已经授权的专利1172项,内含发明专利729项,实用新型专利443项。       此外,《清洁空气研究计划》作为环保部在大气环境科技领域投入最大的一个专项,上半年实施也取得积极进展。围绕空气质量分区、综合排放清单等方面,《清洁空气研究计划》课题组共安排15个项目,落实经费9383万元。据悉,该专项下一步将着力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和成果推广应用。  
查看更多
习近平: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015-08-06

学习路上按: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中国、聚焦中国。当代中国将发生什么变化,发展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全文)一直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网友的重点学习材料。为方便网友学习,学习路上特整理推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论述摘编。今天推出第八期,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敬请关注。     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依法严格保护森林,增强义务植树效果,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全民义务植树开展30多年来,促进了我国森林资源恢复发展,增强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查看更多
共239条
共40页,到第
确定